创新思维 凸显特色 ——武汉市各区经济普查专项试点集锦
转载自:武汉统计局 日期:2018/7/11 0:00:00
6月以来,各区经普办遵照《武汉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方案》的有关精神,结合区域特色,演练普查全程,创新普查方法,积累普查经验,锻炼普查队伍,为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夯实基础。
江汉区探索楼宇和大型医院普查组织模式。江汉区此次选取协和医院和泛海国际SOHO城(泛海国际)为普查试点。采取“区专业人员和单位经办人(或物业公司)对接”的方法划分普查工作区。区经普办将普查结果与名录库、“三经普”和部门资料进行比对,确保不重不漏。对普查数据严格审核,以保证普查结果真实可靠。
硚口区探索商业综合体普查组织模式。硚口区以南国大武汉和南国西汇为普查试点。打破传统的普查“两员”选聘方法,以社区统计员为普查员,街普办人员任指导员。统计工作采用统计站长亲自带队,普查员按照老带新分组入户清查、登表的方法,严格按照普查流程操作,确保结果真实可靠,保证普查质量。
汉阳区、江夏区探索复杂社区普查组织模式。汉阳区以龙阳新村社区为对象,采取“个体商户和法人单位分别统计、分别审核”的模式,探索适合复杂社区的经济普查方式。普查数据实行社区、街道、区经普办“三级”审核制,审核不通过的报表及时返回到普查员手中进行核实修改,以保证数据真实、可信。
江夏区以栗庙社区为普查对象,针对辖区内重难点区域——华农楚天学院、城建学院等5所高校周边的夜市、流动摊贩等,普查员一一发放告知书、开展清查登记。区经普办对数据清查、填表、审核进行把关,确保普查试点工作顺利开展。
武昌区研究高校和省直机关普查组织模式。武昌区以湖北大学、湖北省水利厅、湖北省教育厅为试点对象,采取“条块结合,主管部门负责制”的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工作,旨在解决高校和省直机关二级单位较多,情况复杂,清查环节容易漏户的情况。区经普办全程跟踪指导试点工作,严把清查、填表、审核环节,确保单位不漏,数据真实。
青山区、武汉开发区(汉南区)探索大型企业普查组织模式。青山区以武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为普查对象,采取“试点单位一级法人机构统一布置、下属单位分别上报”的组织模式进行数据采集。旨在解决大型国有企业及其下属法人、产业单位数量多,结构复杂,清查难度大的问题。区经普办绘制分企业增加值计算表,逐户进行数据比对,保证数据真实、准确。
武汉开发区(汉南区)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对象,通过成本费用调查,试算收入法增加值摸清其组织结构。区普查员统一配备普查装备,不仅保证工作流程更加规范,更起到流动宣传效果。区经普办对普查结果严格把控,确保数据真实。
洪山区探索大型车站、住宿业企业和区内复杂地带普查组织模式。在大型综合体采用“管理部门+社区”普查的模式,做到不重不漏;在区内复杂地带坚持辖区“全员上阵”,社区专干、工商管段、网格员等资源充分运用,边宣传边普查,稳步扎实推进普查试点工作。
东西湖区探索大型商业综合体普查组织模式。东西湖区尝试“政府购买统计服务”,将经济普查部分辅助性工作外包给社会机构。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全程指挥,区统计局及经普办所有人员全程参与。在普查组织模式上,区、街两级加强与普查试点单位沟通协调,为普查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提供基础性资料,共同完成了全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工作任务。
蔡甸区探索建筑业、房地产企业集中区普查组织模式。蔡甸区以建筑业、房地产企业较集中的茂源社区和罗家山社区为普查试点。围绕建筑业、房地产增加值核算要求,对如何填报普查表进行了研究。在入户登记过程中,专业同志全程陪同街道和社区普查员指导企业填报试点普查表,确保统计源头数据质量。
黄陂区探索工业园区普查组织模式。黄陂区以盘龙城佳海工业园区为试点,区统计局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、派出所、社区物业等部门协作,旨在解决园区流动摊贩及无证个体户的普查问题。针对经济指标瞒报、漏报的问题,区普查员现场帮助普查对象评估经营规模、从业人员及各收支项目,确保数据真实、准确。
新洲区探索建筑业个体户普查组织模式。此次经济普查,新洲区选取面积最大、建筑从业人员最多的干河村开展专项试点。除了逐一入户普查登记外,针对建筑施工单位大部分为异地作业的特点,普查员整理出在外作业的负责人名单,入户询问联系方式,然后逐一联系比对,确保此次普查对象不重不漏。
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探索高新企业普查组织模式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统计中心从华星光电、斗鱼直播等十多家企业着手,瞄准工业增加值、研发投入、劳动工资、职工薪酬总额等方面,找出普查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,分析对策、着手应对。
东湖风景区探索旅游区普查组织模式和登记方法。东湖风景区以东湖绿道一期、华侨城东方里商业街为普查试点,针对试点区“四下”单位和商铺较多的特点,聘用商铺登记员为普查员协助试点工作;对个别不配合填表的商户,借助试点所属社区的“门前三包”工作人员及网格员上门协调、沟通。区经普办严格审核普查数据,排查指标漏填、错填现象,保证统计数据质量。